糖尿病患者便秘了怎么办,乳果糖到底能不能用?
供稿: 发布时间:2022-02-23 浏览量:1960次

便秘是一种表现为排便困难或者排便次数减少,或者大便干硬的情况。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时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大家的生活质量。乳果糖口服液作为临床应用广泛,便秘指南推荐首选的药物,他是如何改善便秘症状,对血糖究竟有没有影响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教科书中如是说。大学教科书——《药理学》:乳果糖口服不被吸收,到结肠后被细菌分解成乳酸,刺激结肠局部渗出,引起结肠内容积增加,肠蠕动增强而促进排便。《新编药物学》:乳果糖口服后几乎不被吸收,以原形进入结肠,在肠道内被分解。《临床用药》:乳果糖在胃和小肠内不会被消化分解,且吸收甚微。那么既然不被吸收了,到底会不会影响血糖呢?

其实呢,每100 ml乳果糖口服溶液中除了含有不可吸收的乳果糖66.7 g外,还有少量的半乳糖(≤10 g)和乳糖(≤6 g),乳糖分解后可产生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使血糖升高。因此,乳果糖本身虽然并不会被吸收,也不会导致血糖升高,但乳果糖口服液中的少量乳糖被吸收,是会影响我们的血糖。


乳果糖口服液的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良反应中并未提及血糖影响,但在禁忌中注明:本品含有可吸收的糖,糖尿病患者慎用,对半乳糖不能耐受者不宜使用,在注意事项中注明:需注意本品中乳糖的含量,使用较高剂量时糖尿病患者慎用。因此,临床使用应提高警惕,糖尿病患者应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时注意使用的剂量并且关注患者血糖的变化。


出现便秘了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改变饮食习惯我们说的很多了,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建立定时的排便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利用最易排便的两个时段重新建立排便习惯。我们人类在经过进化后,遗留了两个排便“黄金时间”: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早上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大脑会给大肠发一个信息,促使肠道蠕动,肠道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你把大便推出来。此时,你无需太用力,大便就能顺利排出。你应该养成好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到厕所蹲5分钟,即使拉不出也要坚持下去;另一个是吃完早饭后的“胃-大肠反射”,早餐是一天中的最早一餐,进食后,胃会通知大肠赶快运动,造就另一个排便“天时”。

另外,有便意不能憋。有时候因时间、地点不适宜,有便意时需要忍着,但憋回“便意”会使大便失水变干,加重便秘。大肠每天会有三四次蠕动,把废物从结肠推送到直肠。当粪便来到直肠,直肠扩张,会产生便意。如果常忍着便意不排,大便只好再退回到直肠或乙状结肠,会扰乱排便习惯。大肠总长度约为1.5米,负责吸收钠和水。如果大便在大肠停留太久不排出,水分会被吸光,大便变成颗粒状,更难排出。大便在肠道中被吸收的水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干燥,就越来越难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