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著名影星梅艳芳,很多人会为她因患宫颈癌香消玉殒而惋惜。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宫颈癌的小知识。
宫颈癌,这种常见的妇科肿瘤,是目前为止唯一病因明确、可预防、可彻底治愈的癌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衣原体感染、使用宫内节育器、过胖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宫颈癌的发生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原位癌高发年龄在30~35岁,浸润癌在45~55岁。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属于宫颈癌癌前病变,包括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按照细胞学(TBS)诊断标准可将CIN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CIN分级
细胞学标准
发展趋势
CINⅠ级
低度病变
绝大多数能自然消退
CINⅡ级
高度病变
部分可能消退;部分进展为CINⅢ级
CINⅢ级
高度病变
有比较大的可能发展为癌
值得注意的是,宫颈癌癌前病变≠宫颈癌,从癌前病变发展演变为宫颈癌,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因此,除了接种hpv疫苗以外,早期筛查在预防和治疗宫颈癌中具有重要意义,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目前宫颈癌筛查有如下几种方法:
宫颈癌筛查方法 |
灵敏度 |
特异性 |
检测方法 |
特点 |
巴氏涂片 |
低 |
中 |
形态学 |
成本低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 |
低 |
高 |
细胞学 |
普及高 |
DNA倍体定量分析 |
高 |
高 |
细胞学 |
应用广 |
HPV-DNA检测 |
高 |
低 |
病毒学 |
早早期预警 |
HPV-E6E7mRNA检测 |
高 |
中 |
分子 |
早期预警 |
PAX1甲基化检测 |
高 |
高 |
分子 |
早期预警 |
其中临床上常用的有:
细胞学检查: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DNA倍体定量分析;
HPV分型检测(重要的早期筛查及辅助诊断手段);
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将宫颈放大16~40倍,可更仔细地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
必要时,还需做宫颈锥切来明确病变。
显微镜下的宫颈细胞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呢?不同人群的推荐筛查方案详见下表:
人群 |
推荐筛查方案 |
年龄<25岁 |
不推荐筛查 |
年龄25-65岁 |
每5年进行一次联合检测或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 |
年龄>65岁 |
若既往筛查记录阴性,则停止筛查 |
子宫切除术后 |
不筛查(因宫颈癌癌前病变切除的,需随访筛查25年) |
HPV疫苗接种 |
遵循针对特定年龄的筛查建议(与未接种相同) |
武汉市第三医院药学部个体化诊疗中心在此提醒大家,可以根据筛查推荐内容来“对号入座”,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进行筛查,根据临床医生建议选择合适自己的筛查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