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制剂药物,你了解吗?
供稿: 发布时间:2020-08-18 浏览量:3310次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63亿成人患有糖尿病,预计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 7.002亿[1]。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易造成多组织及器官的损害,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糖尿病种类很多,主要包括1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超过了90%,目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为双胍类、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类、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以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过程中经常会有“今天的降糖药我忘了吃了几次了”,“面对一桌饭友,当面注射胰岛素着实有点尴尬呀”,“注射胰岛素的地方怎么又红肿了”等烦恼。糖尿病患者每天需1次或者多次给药,高频次的给药方式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以至于有些患者看到胰岛素的注射针头就心生恐惧,导致很多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目前,在国内已上市糖尿病周制剂药物有3种。2018年,国内首个糖尿病周制剂药物百达扬(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在国内上市,随后,度易达(度拉糖肽注射液)、孚来美(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在国内上市。所谓周制剂,顾名思义,就是每周只使用1次,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口服单药效果不佳时可联合该类药物治疗。这3种周制剂均属于长效的GLP-1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制是:当机体摄入食物后,胃肠道细胞释放的GLP-1(一种多肽)增多,GLP-1一方面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而发挥降血糖作用。由于GLP-1在体内易被降解,GLP-1受体激动剂能替代GLP-1作用其受体,外源性补充GLP-1[2]。

 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周制剂药物能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质量、调节血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和低血糖风险、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一周一次给药频率能极大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都宵晓,靳京,商倩,等.已上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3):559-664.

[2]周黎,方煜,胡明,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糖尿病国内研究现状[J].中国药业,2020,29(7):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