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盘点服药用“水”,看看您踩雷了没?
供稿: 发布时间:2020-06-23 浏览量:3475次

很多人在生活中对于服药用水的选择过于随意,经常是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送服药品,这很可能会影响药效,甚至加重药品毒副作用,切记避开以下服药用“水”雷区:

茶水


含有鞣酸、茶碱、咖啡因等,不宜服药

1、促进消化的酶类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乳酶生,与茶中的鞣酸相互作用,降低疗效;

2、含金属离子药物,如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可与茶中鞣酸反应产生沉淀,妨碍铁的吸收,引起腹痛及便秘;其他含金属离子药物还包括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钻(氯化钴、维生素B12)、铋(枸橼酸铋钾)、铝(氢氧化铝、硫糖铝)等;

 3、抗菌素 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及磺胺类药物,鞣酸可使其失去抗菌活性,毒副反应增加;

4、含生物碱的药物,如麻黄素、硫酸阿托品、可待因等,与茶中的鞣酸相互作用,降低疗效,另注意治疗感冒的药品大多含有麻黄或者麻黄碱;

5、镇静药苯巴比妥,抗组织胺药苯海拉明、扑尔敏等与茶中的咖啡因及茶碱有拮抗作用,会抵消或减弱药效;

6、含苷类的药物,如洋地黄、人参、黄芩等,其他中药如黄连、黄柏等药在茶水作用下,效力也会降低;

温馨提示:

为了避免影响药效,在服药前后2小时内不宜饮茶

牛奶


含有钙质,不宜服药

1、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等,与牛奶中的大量钙质发生络合反应,形成不溶性螯合物,降低抗菌作用,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2、止泻药,如蒙脱石散、活性炭等,均不宜与牛奶同服;牛奶会将药物包裹起来,阻碍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释放,也会在胃表面形成一层膜,阻碍药物的吸收;且腹泻时喝牛奶还会受乳糖影响,使症状加重;

3、大量钙还会影响铁的吸收,所以应避免与补铁药(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药物)同服;

温馨提示:

牛奶可在胃部形成一层膜,防止胃酸对活菌药破坏,也可减少药物对胃部的损害,故活菌药(妈咪爱、双歧杆菌等)和对胃会产生刺激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洛索洛芬等)可用牛奶送服,但温度不宜超过40℃。需要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时,可在服药前后1~2小时喝些牛奶

咖啡 


含有咖啡因,不宜服药

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和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可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可诱发胃出血,如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包括复方制剂、感冒药等),本就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再用咖啡送服,会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引起胃肠不适。

温馨提示:

有些感冒药含有苯丙醇胺,如与高浓度的咖啡因同服,可能引致血压急升,严重者甚至可致命

                                         果汁 



含有维生素C和果酸,不宜服药

1、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时,若饮用果汁,其富含的维生素C和果酸会加速药物溶解,不利于药物在肠内的吸收,不仅影响药物疗效,还可能会损伤胃粘膜;

温馨提示:

尤其避免饮用西柚汁


汽水 



含有蔗糖、蜂蜜等,不宜服药


碳酸饮料中蔗糖、蜂蜜能减慢胃内食物的排泄速度,延缓药物的吸收,减弱药物的疗效,如与降糖药物同服,会时血糖升高,可能出现糖尿;
温馨提示:
有些厂家推出的酒味汽水,含有食用乙醇,更不可服药

矿泉水 


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金属离子,不宜服药


矿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金属离子(如钙、铁、镁等),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矿泉水中多价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影响药效,甚至有可能产生副作用而降低药物的安全性;

温馨提示:

用矿泉水煎中药也不可,多数矿泉水属微碱性,可能与乌梅、五味子、山楂等酸性中药发生反应,且在煮沸时,矿泉水中的钙、镁与碳酸根离子反应形成水垢,还可能与中药里的其他成分反应产生沉淀,影响药效。

热水不宜,温/凉开水才行

五类药品不宜热水(一般60℃及以上)送服:

1、维生素类制剂:如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是水溶性制剂,不稳定,遇热后易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

2、胶囊制剂:胶囊壳含有明胶,在热水中会溶解,使药物快速释放,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口感不佳;

3、止咳糖浆类:止咳药溶解在糖浆里,覆盖在发炎的咽部粘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能减轻粘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缓解咳嗽。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膜稠度,不能生成保护性“薄膜”,从而影响止咳效果。

4、酶类、活疫苗、活性菌制剂: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 遇热变性凝固,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达不到助消的目的,常用的有酵母片、多酶片、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等;疫苗遇高温会灭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活性菌不耐高温,用开水冲泡或送服可使其灭活,致使药效下降,常见的有妈咪爱、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益生菌;

5、含挥发性成分中成药:如金银花、藿香、薄荷等中药成分中含有不稳定的挥发油,遇热容易挥发及分解,且许多中药颗粒剂和冲剂中都含有这些成分。

温馨提示:

大部分药物宜选用温(不超过40℃)或凉开水送服;

具体服药时,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安全科学的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