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似流感!传染性强!一旦感染终身携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供稿: 发布时间:2023-12-22 浏览量:1238次
      冬季儿童青少年流感多发,一说到高热、发烧、嗓子疼,许多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甲、乙流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然而有一种病神似感冒,而又非感冒,且传染性强,它就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良性淋巴细胞增多性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病,人群感染率高,多为幼儿时期感染,受感染者成为终身病毒携带者。
      早期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随后淋巴细胞增多,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得。

临床症状
      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肝脾肿大,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特征,具体特征如下:
1、发热
      一般患者均有中度发热或高热(38.5-40.0℃),发热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2、淋巴结肿大 
      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多见,有明显压痛的肿块、可推动。淋巴结肿大在第一周达峰值,然后在2-3周内逐渐消退。
3、咽喉肿痛
      表现为咽喉肿痛,扁桃体肿大,少数患者有白色、灰绿色扁桃体渗出液。
4、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会右上腹疼痛,伴随肝脾肿大症状,可持续数周,通常在疾病的第三周开始回缩。
5、皮疹  
      出现概率为10%,常见的皮疹为多形性皮疹,多在病程第4~10天出现。如丘疹、斑丘疹、荨麻疹、猩红热样斑疹等。多见于躯干部,3-7天消退,不留痕迹。
6、共济失调

      少数患者会出现运动不协调,难以保持平衡。




病程进展及并发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如无并发症预后大多良好。
      及时接收正规治疗,病程一般为1~2周,但可有反复,部分患者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病后乏力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大多数可治愈,且无后遗症。
      如病情严重可出现:肝功能损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脑膜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恐对其他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最终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医院就诊检查
医生一般会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病毒核酸检测等检查来确诊。
      1、体格及B超检查:包括淋巴结检查和腹部触诊,目的是检测患者是否有典型临床症状。
      2、血常规:白细胞数量是否上升,异常淋巴细胞。比例是否明显升高。目的是检测患者有无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
      3、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目的是检测患者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4、 EB病毒核酸检测:目的是检测机体是否存在活动性 EB病毒感染。

主要传播途径及传染源

      主要经口密切传播传播,如亲吻、共同进餐等方式,也可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传播,以及血液传播。传染源是病毒携带者或者患者。




如何预防
      1、急性期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避免亲吻他人或者与他人共用餐具。
      2、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勤洗手,多通风换气。
      3、积极锻炼,饮食均衡,提高机体抵抗力。

及时就医
      初次感染EB病毒后,症状轻重不一,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婴幼儿可为无症状感染或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所以广大宝妈宝爸要引起重视,如有感冒类似症状不要自行吃药处理,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提醒大家:当孩子出现反复发热、咽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时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