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血是黑色的,医生怎么办?
供稿: 发布时间:2023-06-09 浏览量:1348次

      “为什么我的血是黑色的,医生怎么办?”每天都有抽血的病人都有提出这个问题,这要从我们血液的组成说起。



      人的血液主要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其中血浆占55%左右,红细胞占比为45%左右,我们血液的红色就是由红细胞表现出来的。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它能把氧气运送到我们身体各处,通常我们抽血检查都是抽取的静脉血,静脉血含氧量叫较低为暗红色,所以抽出的血液颜色是暗红色;与之对应动脉血含氧量较高为鲜红色,与大家印象中的血液颜色是相同的。



      但如果一些特殊情况或特殊疾病也会导致血液颜色的变化。如高原地区居民、慢阻肺的患者和一些长期缺氧疾病的患者血液中含氧量更低,他们的静脉血颜色会更“黑“;抽血前没有喝水导致血液浓缩,也会使得血液颜色更深发黑。抽血时发现血液是淡红色很有可能是贫血造成的,血的颜色越淡说明贫血的情况越严重;如果血液中血脂含量过高,特别是甘油三酯含量过高,会导致血浆呈现为乳白色,从而导致抽血血液呈奶白色的状态,那就需要平时健康饮食降低自己的血脂了;急性白血病的患者体内白细胞明显增高,甚至达到正常人的数十到上百倍,此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成分很多,也可能会导致血液颜色发白。如果是抽的动脉血但是血液颜色是暗红的说明血液的含氧量不够,血氧饱和度低,这时候就需要吸氧等治疗来增加血氧饱和度了。
      血液的颜色可以反应一些疾病的发生,我们平时抽血的时候注意观察也可以提前发现一些问题。建议患者在发现血液颜色存在问题的时候,尽快找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然后结合诊断结果,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方法。平时生活当中应该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合理搭配饮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