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春节长假的大鱼大肉,相信大家的体重都增加不少吧,但是已经春暖花开,一想到马上就是“露肉”的季节了,爱美的你是不是又开始面对美食做思想斗争了呢?有传言说,只要不吃碳水化合物,就是米饭、面条和土豆等富含淀粉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鸡蛋白、牛肉等多吃是没关系的。可事实上,过量的摄入蛋白质类食物真的能减肥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人体最重要的三类营养物质代谢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吧!
1. 首先是糖类代谢
糖是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生物体内,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糖代谢指葡萄糖、糖原等在体内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可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方面。糖的分解代谢包括有氧氧化和无氧糖酵解,是指糖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并释放出能量(即ATP)的过程,人体所需能量的50%~70%都来自于糖。同样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净得32个或者30个ATP;而无氧糖酵解只能净得2个ATP,这是为什么运动达人们总是强调要进行有氧运动啦。糖代谢的一些中间产物,又可作为合成脂类、蛋白质等物质的重要原料(碳架)。同时,糖也是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因此,维持相对恒定的血浆葡萄糖糖浓度是及其重要的(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必须保持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动态平衡。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分解供能,多余的糖在肝脏、肌肉合成糖原或转变成其他糖类和非糖物质,比如脂肪。所以,含糖量高的食物确实应该控制哦。而我们饮食中,糖是无处不在的。温馨提醒一下,当您做糖耐量试验(OGTT)时,口服75g糖就是标准的糖餐,不可以再进食任何其他有能量的食物和饮品,否则后面测的餐后糖浓度都是不合格的呢。
2. 其次是脂类代谢
说到脂类,大家可能立马就会想到胖子身上的肥肉,觉得脂类是很多余的,其实不然,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即甘油三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是我们机体储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质;类脂又包括固醇及其酯,磷脂及糖酯等,是细胞膜的重要结构成分。脂类代谢是机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指生物体内脂类在各种相关酶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合成与分解的过程。饱和脂酸及单不饱和脂酸主要靠机体合成,多不饱和脂酸(又称必需脂酸),机体不能合成,主要从植物油中摄取(注意是植物油哦),深海鱼油中也含有。肝、脂肪组织、小肠是合成脂肪的重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合成后与载脂蛋白结合转运,否则堆积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脂肪组织更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脂肪细胞可以大量合成并储存脂肪。小肠黏膜合成脂肪,以乳糜微粒形式进入血循环。脂肪酸与葡萄糖不一样,其能量生成多少与其所含碳原子数有关,因每种脂肪酸碳原子数大小不同,其生成ATP的量也不同,以软脂酸为例;1分子软脂酸含16个碳原子,彻底氧化共生成106个ATP。以重量计算,脂肪酸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多。脂肪氧化供能,合理饮食时占20%~30%,禁食1~3天后,可达85%,经常饱食少动者,则会形成脂肪堆积。
3. 还有重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代谢
提到蛋白质,大家立马都能想到鸡鸭鱼肉蛋奶,这些都对,这些属于动物蛋白,还有植物蛋白。蛋白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氨基酸代谢是蛋白质代谢的中心内容。氨基酸的来源包括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机体组织蛋白的分解以及α-酮酸的转化。氨基酸的去路包括合成组织蛋白、酶、蛋白质类激素等;脱氨基作用后含氮部分合成尿素,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转化成α-酮酸氧化供能或转化成糖及脂肪(所以蛋白质吃多了一样长肉哈);还可以转化成新的氨基酸。一般成年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是处于动态平衡的,而蛋白质不能长期贮存,所以必须每天摄入足量的蛋白质,保证氮的平衡;少年儿童、孕妇等则应摄取较多蛋白质,供给组织合成组织蛋白。而且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这8种氨基酸,因为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为营养必需氨基酸;还有组氨酸和精氨酸虽能在人体内合成,但是合成量也不够机体需要,也归为营养必需氨基酸。
我们的机体主要是依靠糖的有氧氧化进行供能,而且每种食物都不是绝对只含一种营养物质,而是不同营养物质的比例不一样而已,所以淀粉类食物不可以完全不吃哦。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当糖类和蛋白质摄入过多时,均会转化为脂类贮存起来,所以在当今营养极度过剩的环境下,适量控制是有必要的。我们的饮食还受遗传、生活习惯、地域、季节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需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合理安排膳食。膳食金字塔上的每一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过度节食或者偏食很容易导致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少量营养物质的缺乏,进而形成亚健康体质,导致“虚胖”,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就得不偿失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守护者,我们要苗条的身材,更要健康的体魄。通过上面的讲解,您get到科学合理节食的精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