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隐血科普
供稿: 发布时间:2022-03-08 浏览量:2405次

随着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人就会定期就行体检,每次体检就会有一份体检报告。这份报告包括很多的常规检查项目,其中的尿常规、血常规和大便常规是最基本的检查项目被称之为“三大常规。

尿常规是最常见的检查项目,它不仅可以反映肾脏的功能,同时也是评价身体代谢的一个指标。我们不禁疑问:既然尿常规这么重要,可是我们自己又不是医生,怎么才能看得懂尿常规呢?怎样能知道每天解的小便是不是正常的?尿常规检查里面的那些符号又代表什么呢?不要着急,我们将会分几个内容为您一一解读。

尿常规里有一项特别让人关注的内容——尿隐血。在门诊常常遇到体检尿常规发现隐血阳性的人;一般无任何不舒服的症状。但是他们异常紧张,认为自己患了肾炎。有的人甚至为此辗转求医,浪费了时间及精力。

其实大家对血尿的认识有些模糊不清,往往认为尿隐血阳性就是出现血尿了,因此,异常紧张。其实尿隐血试纸阳性反映的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而非红细胞。

一般情况下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称为血尿。正常人尿液中无红细胞,或偶有微量红细胞。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久站后,尿中可出现一过性微量红细胞,这种情况属正常,没有临床意义。但是,如果尿液中经常出现较多的红细胞则提示异常,应密切加以检查。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有泌尿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尿路邻近组织疾病和其他原因。一般认为,最常见的是泌尿系统疾病,其中又以肾小球疾病、结石、感染和肿瘤较为多见。

尿检时出现隐血,但镜检无红细胞。一种情况表示尿液中含有游离的血红蛋白,称为血红蛋白尿。另一种情况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称为肌红蛋白尿。尿干化学法测隐血的试纸条阳性反映的是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不是血尿。因为隐血试纸条还对维生素C敏感,所以,尿液中出现少量隐血,大可不必担心。


所以,尿隐血试验临床意义主要是鉴定血红蛋白尿,而其阳性并不代表是否患肾炎。一般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蚕豆病、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疟疾、大面积烧伤、以及某些药物或毒物所致炎症等尿隐血可呈阳性。各种溶血性贫血发作时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及过敏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发作期可呈阳性。尿血呈阳性,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时才叫血尿,不能称隐血。

如果当您发现“血尿”就诊时,首先应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应排除其他导致尿液变红的干扰因素。

假性血尿:如女性月经血、痔疮出血及人为因素的污染。

非血尿性红色尿:食物(如甜菜、辣椒等)、药物(如苯妥英钠、利福平等)、代谢性物质(如胆红素、尿酸盐等)均可导致尿液红色。

尿潜血试验假阳性:陈旧尿、低张尿、酸性物质摄入过多或混入尿中、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

另外,许多药物可导致尿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而导致尿隐血阳性。如消炎痛、磺胺药、秋水仙碱、非那西丁、环磷酰胺、氨甲喋呤、6-巯基嘌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