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试验也称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1,3)-ß-D葡聚糖为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而在浅部真菌感染中,(1,3)-β-D葡聚糖未被释放出来,故其在体液中的量不增高,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后,经吞噬细胞的处理,葡聚糖可释放出来,因此检测血液中葡聚糖水平是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对于发热、肺炎、败血症、细菌培养阴性、细菌培养取样困难的病例,作真菌葡聚糖的快速定量检测有重要意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1、长时间广谱抗生素治疗;
2、骨髓和器官移植;
3、长期激素治疗;
4、AIDS等免疫抑制治疗;
5、插管等侵袭性治疗;
6、基础类疾病:肿瘤、糖尿病,肝硬化等。
何时需要检测?
通过对人体体液进行(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可帮助判断人体是否已被真菌感染。对高危患者的样本进行连续分析,可为临床检测提供入侵真菌的量值或阴性预示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查方法,对提高病人治疗治愈率和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以及促进我国医疗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试验的临床意义:
1、是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无创检测手段之一;
2、快速诊断:在2-3小时内为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依据;
3、指导用药:根据结果有针对性使用抗真菌类药物,立即治疗;
4、评价效果:应用抗真菌药后,定期检测,评价药物的有效性;
5、监护病程:监护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感人群的病发状态。
G试验的特点:
1、检测时间短,约2-3小时;
2、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量检测真菌(1,3)-ß-D葡聚糖含量;
3、可检测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但不能检测接合菌和隐球菌,不能区分真菌种属;
4、阳性结果代表存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可能;
5、对于念珠菌血症,G试验检测是首选检查。
结果解读:
<60pg/mL 阴性。
60-100pg/mL 临床观察期,建议动态采血检测。
>100pg/mL 阳性,建议再次采血以确诊并且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诊断。
可能产生假阳性的原因:
1、应用纤维膜进行血液透析患者;
2、某些纱布或其他医疗物品中含有葡聚糖;
3、某些品牌的静脉制剂(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发生旁路反应;
4、某些细菌败血病患者(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另外:特殊真菌如接合菌(毛霉菌、根霉菌)细胞壁没有(1,3)-β-D 葡聚糖成分;隐球菌细胞壁外有荚膜致使(1,3)-β-D 葡聚糖释放不出,这些真菌无法检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