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江夏区的龙师傅因煤气泄漏引起爆炸,造成面颈躯四肢火焰烧伤,面积达23%,Ⅱ°-Ⅲ°,紧急送往我院烧伤科治疗。住院期间进行了手术、换药治疗,目前龙师傅病情好转,部分深度创面仍未愈合,局部活动受限。想起当时受伤时的场景,龙师傅心有余悸,十分后悔。若当时闻到煤气味道后,能第一时间开窗通风,退出房门电话求救,也不会发生此类事故。
炎炎夏季又来了,夏天衣服、裤子穿得少,暴露在外面的皮肤多,一旦碰到意外,缺少衣物保护的肢体和皮肤更容易被烧烫伤。
夏季,有哪些烧烫伤风险?
成人烧烫伤风险因素:
1. 煤气、天然气泄漏引起的爆炸或液体酒精使用不当造成的起火;
2. 做饭时热油起火引发的火灾;
3. 汽车、电路、家用电器老化引发的自燃;
4. 电动车、手机漏电或充电器使用不当造成的起火。
儿童烧烫伤风险因素:
儿童烧烫伤多因家长看护不当引起,以日常生活烫伤为主:
1. 洗澡时不小心跌坐热水盆中致全身大面积烫伤;
2. 不慎碰翻电水壶、电饭锅、电炖锅等家用电器被烫伤,或误触水瓶热水、灶台热液、餐桌热汤等导致不同程度烫伤。
3. 触碰电插座、电风扇等家用电器或跑步机传送带引发意外,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万一不幸被烧烫伤,应如何正确处理?
一旦不幸发生烧烫伤,千万要避免一些急救处理误区,如自涂牙膏、醋、酱油、白酒、面粉、苏打等物,或偏信民间土方偏方,乱抹无名中草药膏,甚至猫毛、童子尿等。这些错误做法容易造成伤口着色或者污染,增加医生观察和处理创面的难度。自己贸然涂抹药膏,还可能导致感染、留疤,病情加重。所以一定要正确保护创面,及时就医!
烧烫伤后应该如何对创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早期处理,降低烧烫伤造成的损伤呢?热力、电、化学物质、放射线等造成的烧伤其严重程度都与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密切相关,因此现场急救的原则是迅速移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同时给予必要的急救处理。
提醒:烫伤后两分钟是“黄金救助期”,请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诀!
减少烧烫伤意外伤害,预防第一条!
针对以上烧烫伤原因,预防重点是控制、消除身边各种不安全因素:
1. 及时更换老化电路、电器;
2. 经常检查液化气罐、管道和煤气灶是否漏气,使用煤气时注意厨房通风;
3. 安全放置热粥、热汤、热水等易引起烫伤的物质;
4. 教育孩子远离危险物,如火锅、饮水机、开水瓶等;
5. 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加热水,温度不宜过高;
6. 教育孩子远离变压器、高压电和家用电器;
7. 家庭电插座妥善安置在孩子不易触摸的地方。
烧烫伤作为夏季常见的外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希望大家保持警惕,防范烧烫伤风险,安全过夏天。(文: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