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胃肠不舒服,想预约做一次胃肠镜检查,一方面害怕胃肠镜检查会带来痛苦,另一方面又担心使用麻醉后乳汁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使很多哺乳期妈妈陷入了纠结,那么麻醉到底会不会影响哺乳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麻醉的不同方式。
麻醉
1、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指将麻醉药物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输送到体内,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让患者进入一种“睡眠”状态,无痛感。在胃肠镜检查中,通常使用全身麻醉。
2、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则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等,注射到相应部位,使脊神经、神经丛或神经干,以及更细的周围神经末梢受到阻滞,从而使身体的某一部位暂时失去感觉,麻醉范围仅限于身体的局部,患者保持清醒,包括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局部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
无论采用哪种麻醉方式,都需要使用麻醉药物。一般来说,药物主要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从妈妈的血浆转移到乳汁中。妈妈血浆药物浓度越高,进入乳汁的也就越多。
01对于常用于胃肠镜检查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和依托咪酯而言,它们起效迅速、代谢快,且进入乳汁少、宝宝口服生物利用率低,被认为对哺乳影响小,因此哺乳期女性可放心使用。
02对于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地氟烷等而言,它们代谢快、人体清除效率高,同时宝宝口服生物利用率也低,同样被认为对哺乳影响小,因此哺乳期女性可放心使用。
03对于局麻药物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而言,虽然它们脂溶性高,容易进入乳汁中,但因其多用于局部麻醉,药物剂量较小,能进入乳汁的局麻药并不多,因此哺乳期女性也可放心使用。
04而针对用于镇痛的阿片类药物,则需视情况而定。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和术后镇痛常用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被认为可用于哺乳期女性,但哌替啶、曲马多及可待因则不建议使用,因为可能导致宝宝呼吸抑制。哺乳期女性可放心使用镇静类药物如咪达唑仑,但不建议使用地西泮。
所以,哺乳期妈妈们的问题便引刃而解啦!她可以享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舒适,又不用担心麻醉会让哺乳变“碍乳”,只要检查完清醒能抱娃,喂奶就不会掉队。
同样地,如果妈妈能够在手术后清醒并有喂奶的能力,那么单次麻醉也不会成为哺乳的拦路虎。只需要避免哌替啶、可待因等药物,术后镇痛也完全没问题。
母爱伟大,爱宝宝的同时也要爱护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