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做饭吗?80%的人都做错了!
供稿: 发布时间:2021-04-09 浏览量:2311次

我们常说,烹饪清蒸水煮最营养,是为什么呢?都说要少油少盐,那多少算少呢?在2021全民营养周,我们为大家介绍如何健康烹饪,合理膳食。






何为健康烹饪?


健康烹饪是在保证食品安全、良好口感的同时,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让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符合人体需要,避免摄入过多的油盐糖等,增加肥胖和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如何做到健康烹饪呢?要学会正确的烹饪方式,平衡膳食,以及少油少盐。


01

NEWS

合理烹饪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我们常说,烹饪清蒸水煮最营养,是为什么呢?都说要少油少盐,那多少算少呢?在2021全民营养周,我们为大家介绍如何健康烹饪,合理膳食。

营养素类别

易破坏环境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脂溶性维生素,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生物活性成分

氧化损失和溶油损失:在油炸、大量油煎、先炒再炖之后损失较大,不仅在加热时发生氧化,而且溶于炒菜油里,留在了锅里和盘子里,最后被冲入下水道。

各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多酚类等水溶性抗氧化成分

易发生溶水损失,在大量水煮和焯烫的时候会大量溶于水中。煮和焯的时间越长,营养素和植物化合物损失就越大。



谷类食物


过度淘洗、倒掉浸泡粮食的水、油炸油煎,以及煮粥加碱,是维生素B1损失增大的主要原因。可在米饭中加入糙米、小米、杂豆等全谷杂粮食材,并经常吃点蒸煮的山药红薯土豆等薯类,替代部分白米饭,是增加多种B族维生素的好方法。


蔬菜类食物


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维生素C和叶酸,它们既怕热、又怕氧化,还容易溶在水里损失。维生素B2和部分多酚类成分也容易溶水损失。


鱼、肉类食物


烹调损失最多的营养素是维生素B1。但更重要的是烹调中避免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的氧化,避免过度加热产生致癌物。


首选清蒸和炖煮,不冒大量油烟的炒肉和包上锡纸并控温的烤制也可以。有多项研究表明,过度加热的肉类会促进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而且不利于预防肠癌。


02

NEWS

平衡膳食餐盘

民以食为天,一个家庭的健康离不开家庭的健康餐盘,怎么才能让我们的饮食营养满满,共享健康与美味呢?答案就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平衡膳食餐盘”。


 具体可参考下面的一日三餐搭配建议:


如果上面的表格太麻烦,

看一看以下这个健康分餐小口诀:

食物要多样,比例要恰当;

谷薯不可少,全谷占三分;

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鱼肉蛋奶豆,要吃莫要贪;

减少油盐糖,健康加几分;

每天喝奶300g,饮水要足量。




03

NEWS

合理用油,避免过多的油和盐

厨房备好控油勺和控盐勺,每人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食盐不超过5克,根据在家吃饭的人数和餐次限量使用。


烹调减钠,对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比如,做凉菜时不要提前加盐腌制,炒菜时起锅前再放盐,少喝咸味的汤,少吃咸菜腌菜,减少沙拉酱用量,少用各种“下饭酱料”,把普通盐换成低钠盐,放了鸡精味精就少放点盐……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减钠。



学会这些健康烹调的小知识

可以让饮食生活兼顾健康和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