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很标准,脂肪却超标?
供稿: 发布时间:2018-12-24 浏览量:2735次

体重很标准,脂肪却超标?

家住保利花园的王女士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新院区临床营养科门诊,测了该科室新引进的一项健康检查项目“人体成分分析”。

目测王女士的身材十分匀称,不胖不瘦。测量结果显示,王女士年龄47岁,身高160 cm,体重47.7 kg,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cm)2)为22.5(正常范围18.5~23.9)。以上指标乍一看来,王女士的身材很标准。

但是人体成分分析仪进一步的结果却显示,王女士的体脂肪百分比却超标,达31.7%(女性的正常范围为20%~30%)。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女士的脂肪重量达18.3 kg,超出标准范围,肌肉重量却只有36.2kg,在标准之下。内脏脂肪水平已处于“警惕”水平,即将达到“内脏肥胖型”范围,内脏脂肪面积也达“警惕”水平,说明王女士的肝肾等内脏的脂肪可能超标。最后的体型判定是“脂肪过量”。进一步的节段评估显示,王女士四肢及肚子的脂肪均超标,四肢的肌肉均不足,只有肚子的肌肉还可以。仪器测出王女士的身体年龄达50岁,比她的实际年龄足足大了3岁。人体成分分析仪建议王女士肌肉重量增加2.7 kg,脂肪重量降低4.2 kg,每天的饮食减少220 kcal(大约一两多一点米饭),并增加运动消耗330 kcal(大约慢跑45分钟)。

来营养门诊检测人体成分分析结果提示“内脏肥胖型”的人,肝脏B超基本都处于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水平。

该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付娟说,随着科技的发展,不能仅仅靠身高体重来判断体型是否标准了。就像王女士那样,体重虽然很标准,脂肪却超标,肌肉不合格。脂肪超标易导致高血脂、脂肪肝、心脏病等疾病,而肌肉降低可导致身体力量不足、免疫力降低、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血糖控制不稳等。所以现在老百姓可以依赖高科技的“人体成分分析仪”来判断自己的身材是否合格,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