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一样;
(2)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大多只有一年左右;
(3)胰腺癌发病隐匿,一旦发现多是中晚期。
胰腺癌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后5年内生存率仅为5%,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呈明显上升趋势。
什么是造成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呢?近年研究显示,吸烟是公认的胰腺癌危险因素。除此之外,肥胖、酗酒、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苯胺及苯类化合物接触史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且约5%~10%的胰腺癌病人具有遗传背景。
癌症是一类可防可控的疾病,大约40%的癌症可以通过控制癌症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等得以避免,所以要积极地来进行癌症的预防。而遵循的健康生活方式越多,患癌风险就越低。
1.戒烟:吸烟会加速基因的损伤。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000种化合物,数百种有害物质,其中既有致癌剂,又有促癌剂,因此,吸烟不仅会诱发基因恶性突变,更可怕的是,烟草烟雾中的化合物和有害物质还会加速基因的损伤和阻止基因的修复,从而诱发癌症。
2.运动:给身体创造一个抑癌环境。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是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相反,增加身体活动则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运动不仅能改善整体健康,还会释放出一种减缓癌细胞生长的秘密武器,运动后的肌细胞因子就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给身体内创造一个抑癌环境。建议每次工作1-2小时,起来活动15分钟,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
3.健康饮食:至少4种食物量达到推荐标准。要保证健康饮食,以下6种食物食用量,至少要有4种达到推荐标准,包括水果 4份/天,蔬菜4份/天,鱼2次/周,加工肉类1次/周,红肉1.5次/周,全谷物3份/天。简单来说,就是要多吃水果蔬菜;以鱼肉等白肉为主,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把三分之一的主食换成全谷物
4.不饮酒: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5.健康体重:控制好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高于24即为超重,高于28为肥胖(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控制体重,更要注意别胖在肚子。腰粗肚子大的人患癌风险高,而且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
一、上腹疼痛、不适常为首发症状。这一般是由于早期肿块压迫胰管使其出现梗阻、扩张、扭曲及压力增高,因而出现上腹不适或隐痛、钝痛、胀痛。
二、出现黄疸。由于癌肿压迫或浸润胆总管,黄疸的出现会使病情进行性加重。除此之外,黄疸出现的早晚和肿瘤的位置密切相关,癌肿距胆总管越近,黄疸出现越早。其症状为小便深黄,大便陶土色,伴皮肤瘙痒,久之或有出血倾向。
三、出现食欲缺乏、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此时一般是癌肿侵及十二指肠,因而上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出血。
四、病人因饮食减少、消化不良、睡眠不足和癌肿消耗等造成消瘦、乏力、体重下降,晚期可出现恶病质。
五、少数病人有轻度糖尿病表现,部分病人表现有抑郁、焦虑、个性狂躁等精神神经障碍,其中以抑郁最为常见。
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手段也愈加完善。对于可切除胰腺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常用外科手段。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可采用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