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肺癌是一个综合因素导致的疾病,除了大众熟知的吸烟因素外,长时间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的被动吸烟者也是高发人群,在不吸烟却罹患肺癌的患者中,25%是被动吸烟者。被动吸烟者所吸进的有害物质往往比主动吸烟更厉害。除了主动吸烟外,被动吸烟同样是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配偶吸烟,和配偶生活时间越长,患肺癌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此外,环境、饮食、激素、遗传、心理等众多因素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甚至已成为目前最常见肺癌类型——肺腺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导致的空气污染(PM2.5)与肺癌发病率增加有关。室内空气污染如燃料烟雾、烹饪油烟等也被认为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对女性肺腺癌影响较大。
职业暴露
某些职业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石棉、铬等,这些物质被证明会导致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遗传易感性、基因改变,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直系亲属中得过肺癌或其他癌症,患肺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饮食问题
如果摄入食品缺少维生素A,可使得呼吸道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导致癌症的发生,而肺癌最常见的癌前表现是鳞状上皮化生。
研究表明,吃红肉最多的人患肺癌的风险增加了16%。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红肉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导致基因突变的化学物质,如异胺环等致癌物,如果经常吃烧烤的红肉、煎炸肉,可能会引发肺癌。
此外,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部分化合物、激素或其代谢产物可能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凋亡,促进肺部组织的异常增殖,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心理因素
过分内向、喜欢生闷气,不善于疏导发泄的人群被称为C型性格,C型性格人群容易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得癌症的概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倍甚至更多。“肺主气,司呼吸”,“心霾”常在,气总是不顺,必然导致伤肺,促进癌症的发生。
肺部相关疾病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
可见,肺癌的致病因素多而复杂,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或者方法能够预防所有的肺癌,但可以通过远离已知的致癌因素来降低肺癌发生的风险。对于可控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发生肺癌的风险:
1.吸烟者戒烟,不吸烟者尽量远离吸烟者,避免吸入二手烟、三手烟。
2.减少与致癌因子的接触,如厨房油烟、二手烟、粉尘、燃煤、燃气以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做饭时使用抽油烟机,减少爆炒和油炸等烹饪方式。空气污染重时非必要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
3.均衡饮食,多吃新鲜果蔬,减少腌制食物的摄入。改正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劳逸结合,多运动,增加身体抗击癌症攻击的能力。
4.长期吸烟人群、肺癌家族史、职业暴露及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低剂量CT扫描,提前发现提早治疗。同时久咳不愈或咯血痰者,应提高警惕,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