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疼痛患者远超3 亿人,且正以每年1000万至2000万的速度增长。疼痛不单是病症或疾病,这背后是人们对待生活质量的选择。接下来带大家走进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
1、骨骼肌肉疼痛(颈椎、腰背、椎间盘等,占比80.4%);
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带来的疼痛(占比53.1%);
3、头部/颌面部疼痛(占比48.4%);
4、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占比40%)。
但面对疼痛,中老年人的认知和经历存在较大差距,中老年人普遍低估了疼痛的严重程度,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牙疼、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在参与调研的中老年人认知和实际经历的疼痛程度评级中,差距排名前三,分别为19.6%、16.7%、11.7%;56.6%中老年人普遍患有至少2种常见疼痛;疼痛发生后,近半数(48.4%)选择忍痛,且年龄越大,会有更多人选择忍痛。
在管理和治疗疼痛方面,拖、辗转多个科室、很难完全治愈,成为目前具有疼痛困扰的中老年人群常态。调研报告显示,53.1%的中老年拖延就医时间超3天;如果选择3天内就医,60%治疗后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而3天后甚至更长时间就医,则有难治愈的趋势。67.5%的中老年需要辗转至少2个科室就医,拖得越久,确诊越难。大多数(95.4%)中老年人就诊后疼痛问题无法完全治愈,45.5%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仍受疼痛影响。最后,被动疼痛不如主动管理和预防,但在这方面,中老年常见疼痛的预防意识不足半数。
虽然疼痛不会像癌症一样夺走人的生命,但它会摧毁人们生命中一切值得珍视的东西,让人生从此变得不一样。对于有苦说不出的中老年患者来说,疼痛更是生活抛给他们最难熬、最复杂的挑战之一。
针对不同的疼痛类型和原因,缓解中老年人疼痛的方法主要有:
1. 药物治疗:根据疼痛程度开具适当的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镇痛药等,帮助缓解疼痛。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可以提供热敷、冷敷、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帮助减轻疼痛和炎症。
3. 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机能,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关节僵硬。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4. 改变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保持合理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身体机能。
5. 接种预防: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保护效力达到97.2%,并且可以持续20年的保护效力。建议50岁及以上人群尽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从根本上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