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的“尿常规”
供稿: 发布时间:2023-03-30 浏览量:1407次
      每次体检,总少不了尿常规这一项。尿常规,看似简单又便宜,将一管尿液交给医生后,十几分钟后,就能拿到一张有十几项指标的尿常规报告单。但报告单上,往往布满各种“+、-、↑、↓”,看得人一头雾水。尤其当结果显示“异常”,更让人担惊受怕,担心自己得了大病。但其实,有些指标,即使报告结果显示‘异常’,也有可能是正常的,先不必紧张;但有些结果的异常,还是需要给以重视。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先不要慌:
      1.尿比重偏高或偏低  尿比重反映了尿液的浓缩程度。出汗很多、喝水不足时,可能会出现尿比重大于正常值,即假阳性;反之,大量饮水后,尿液得到稀释,尿比重则可能低于正常值,出现假阴性。
      2.尿酮体阳性  酮体是脂肪分解代谢的产物,正常在尿中应是阴性,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尿液中则会出现阳性。如果不存在尿糖阳性,身材较瘦的人或有些人体检前没有吃饭,也可能出现尿酮体阳性。
      3.尿胆原阳性  尿液浓缩,尿色深黄,就会出现尿胆原阳性。例如喝水很少时,或早晨第一次排尿,颜色都会比较深。如果同时胆红素也是阳性,需要查血液的胆红素水平,排除肝胆胰腺疾病。

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大意不得:
      1.尿蛋白阳性  蛋白尿是肾炎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复查后,尿蛋白仍旧是阳性者。肾炎刚出现时,一般不会有不适,常导致一些患者掉以轻心,反正不疼不痒,不把它当回事,以至于到后期血肌酐升高,甚至发展到肾衰竭,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的时候则为时已晚。所以当尿蛋白阳性时就应该到肾病专科就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尿潜血阳性   肾炎、尿路感染、肾结石、剧烈运动后、尿液标本有污染、泌尿系统肿瘤、血管畸形破裂等原因均可能导致尿潜血阳性。所以,尿潜血阳性也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的。
      3.尿白细胞阳性   白细胞是感染的重要标志,但是判断尿路感染还要结合有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 刺激症状。没有上述膀胱刺激症状的,叫做无症状菌尿,不需要治疗。
      4.尿糖阳性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糖的。因为葡萄糖是机体的重要能源,当血液循环经过肾脏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100%,只有当糖尿病或者肾脏本身有疾病时,尿糖才会出现阳性。所以,尿糖阳性时需要从这两方面进行检查。

      所以,我们为保证检查结果准确,做尿常规的前一天,要避免剧烈运动;使用医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标本管,不要用矿泉水瓶子、药瓶等;留尿标本前不要大量喝水;留取中段尿,以防污染。女性最好注意避开月经期及白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