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营养始终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环节。在社区老年人中,营养不良发病率为5%-10%,而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29%-61%。老年人机体需要量下降、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咀嚼和吞咽能力降低、食欲下降以及口服药物影响和所患疾病的影响,这些会导致老年人消化道功能下降,出现消瘦、营养不良的情况。
营养不良对老年患者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比如增加感染易感性及严重感染发生率,可使伤口愈合延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死亡率增加。在临床诊疗中,医生通常通过膳食调查,询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摄入量,以及疾病、用药史及营养相关临床相关症状,结合体格检查、营养指标相关实验室检查、生活质量、肌力、吞咽功能等来评估慢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当预计患者3-5天不能经口进食或无法达到推荐目标量60%以上、6个月内体重丢失超过10%或3个月内体重丢失超过5%、BMI<20kg/m2或确定存在营养不良的指征或表现时应该进行营养干预。
对于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应寻找自己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除了评估营养不良相关指标外,还应包括老年常见的躯体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衰弱及肌少症评估、疼痛、共病、多重用药、社会支持、睡眠障碍、视力、听力、口腔、味觉等多重综合因素,以上均对营养不良产生影响。
老年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前,应纠正低血容量以及酸中毒、低钠、低钾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情况。根据年龄、营养风险、是否禁食、原发病及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程、是否伴随其他心、肺、肾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途径、适宜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一般老年患者可将20~30 kcal/kg/d作为目标量,该范围的目标能量摄入能够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减少病死率。建议老年患者的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达到1.0~1.5 g/kg,同时推荐增加一定的身体锻炼和活动量,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疾病状态时可适当增减,脂肪不超过总能量的35%,其中饱和脂肪酸应<总能量的10%,多不饱和脂肪酸应占总能量的6%~11%,尽可能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膳食纤维25~30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