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帅气的男神高以翔在参加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的录制过程中突发猝死,失去了年青的生命。不论是他的亲人、朋友、还是粉丝,都很痛心,甚至素不相识的我们也都为他扼腕叹息。
他的娱乐圈的朋友质疑合同太苛刻,急救保障工作不到位;有些激动的粉丝建议高爸爸高妈妈一定要追究节目组未及时施救的责任。善良的高爸爸高妈妈忍着内心的悲痛,反过来安慰工作人员和粉丝。
为什么?
不仅因为他们的善良,还因为他们知道,再怎么追责,再多的赔偿都无法让他们心爱的儿子起死回生。
猝死的特点就在于猝不及防。在全球范围内猝死的院外抢救存活率都很低,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不乏青年人、中年人,让人倍感痛心。
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这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20年心内科工作经验的医生,我认为最刻不容缓的事情就是全面推广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术,让国人掌握最基本的急救技能。 据统计,美国猝死患者的生存率可达28.7%,而中国猝死患者的生存率仅为1%。差距如此巨大的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欧美国家心肺复苏术的普及程度远高于我国。
猝死的抢救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因为在心跳骤停的患者,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是4分钟。
没错,是4分钟,4分钟,4分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超过10分钟,几乎就会“不可逆性坏死”,即无法恢复。
因此,对猝死倒地的病人,应该立即呼叫和急救,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越早,成活率越高。
记得前两年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在北京朝阳区的一个健身场馆,一位正在打羽毛球的男士突发猝死倒地,恰好此时有三位朝阳医院的医生也在打球,立即对他实施了心肺复苏,为救护车运送至医院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这位先生转危为安。
这位先生是幸运的!但不是每次猝死发生的现场都有医生的。
心肺复苏是最基本的急救技能之一,掌握的人越多,猝死的存活率越高。 不要以为只有医生才可以做心肺复苏,每个人都应该可以。
不要以为只有医生才会心肺复苏,你也可以学会。心肺复苏术不是高考,不是托福雅思,不需要什么高学历,人人都能学会。
真的没有多难,不信,在网上搜“心肺复苏术”视频看一看,看一遍只需要几分钟。
在此提醒大家,视频中的演示为标准化演练,真正急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尽快通过拍、喊、摸颈动脉、看呼吸等方法作出判断,判断时间不要超过7秒,然后立即呼救并开始按压。
2.平放在硬地上(在家也可以放在硬板床上),解开皮带和颈部钮扣。这里划重点,一定要是硬地,不要放在软垫子或席梦思上。
3.不要求一定进行人工呼吸。个人认为,非专业人士对给患者做人工呼吸有恐惧心理,如果必须做人工呼吸会使很多人不愿意参与急救。而立即地持续地胸外按压是有效的。在救护车及专业人士到来前,应尽量不中断按压。(如果是抢救溺水的人,应胸外按压配合人工呼吸;如果是异物窒息,应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4.不要担心肋骨骨折,按压动作要到位。即使发生肋骨骨折,对抢救没有影响。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如按压位置、频率、深度等,请大家看视频学习,这里不再赘述。
这次的猝死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是时候国人应该学习掌握最基本的急救术了,刻不容缓!
请转发,让更多人认识到普及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然后,请刷朋友圈刷知乎逛淘宝的你们停一会,开始学一学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