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基于人们对艾滋病的了解不全面,很多人谈“艾”色变。事实上,艾滋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目前公认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即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在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其次为注射吸毒。故而,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十分重要。
根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我们可以知道,提倡节制、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规范治疗性传播疾病,严格筛查血液制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对HIV感染的孕妇采用产科干预加之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人工喂养等措施,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牙具、剃须刀等均可有效阻断HIV的传播。
医务人员等如若被污染针头刺伤或发生实验室意外,在72小时之内(2小时内最好)立即口服艾滋病阻断药(拉替卡韦+恩曲他滨+替诺福韦)预防性治疗,每天1—2次,连续服用28天,可有效阻断HIV感染,阻断率可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