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是不是越低越好?
供稿: 发布时间:2022-12-10 浏览量:1673次
众所周知,高尿酸血症可能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如痛风性关节炎、肾病,甚至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关联。降尿酸治疗是临床上针对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实际上,尿酸并非越低越好,尿酸也有“安全范围”,数值太低同样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长期尿酸排泄过多,血清尿酸浓度低于120微摩尔/升,就考虑低尿酸血症。那么,当人体缺乏尿酸会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可能伤害泌尿系统  低尿酸血症可能导致肾性低尿酸血症,从而增加运动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这种肾损伤一般发生在剧烈运动后6~12小时,表现为剧烈腹痛和恶心。尿路结石是肾性低尿酸血症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血液中尿酸少、尿液中尿酸排泄增加,更容易在泌尿系统析出结晶,从而形成结石。尿酸性尿路结石会引发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甚至阻塞肾小管,发生慢性肾衰竭。
其次,加重认知障碍。研究发现,低尿酸血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恶化,存在较高的痴呆风险,这其中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如果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尤其是正在接受降尿酸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是否有存在低尿酸血症,以避免过度治疗。
第三,破坏血管内皮。有研究发现,当血尿酸水平≤240微摩尔/升时,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反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低尿酸血症可导致患者抗氧化能力降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故进行降尿酸治疗时,要科学服药,定期监测尿酸水平,降得太快或降得太低,都会影响到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