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足?
供稿: 发布时间:2022-04-20 浏览量:1883次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踝关节以下)因为神经病变和(或)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和死亡。糖尿病足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同时给家庭和社会严重经济负担。正确认识与预防糖尿病足尤其重要。


糖尿病足临床表现及分期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可以简单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发凉、肢体麻木、水疱、浅表溃疡等症状。

中度表现为较深的溃疡、合并感染、肢体缺血性疼痛等症状。

重度表现为溃疡合并局部坏疽或者全足坏疽,常合并感染甚至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糖尿病足病一旦诊断,应该进行分级评估,目前常用的分级方法主要是Wagner分级和Texas分级。


如何筛查糖尿病足

病史的采集:吸烟史、糖尿病史、糖尿病足病史、截肢(趾)病史、下肢血管病史、周围神经病史等。

体格检查:足踝部保护性感觉是否存在,双侧股、胭、胫后动脉的触诊及足背动脉搏动评估,皮肤的全面检查等。

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的筛查: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常规进行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的筛查。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每天检查脚步和鞋子袜子   合适的鞋袜可以有效保护脚不受到伤害,包括足够的长度、宽度、深度,以及合适的柔软度,质地较硬的皮鞋糖友应避免穿。

2.胼胝、嵌甲的处理,皮温测定   当发现脚步有胼胝或有难以处理的趾甲时,应由接受过糖尿病足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协助进行。平时多对脚部皮肤进行温度监测,有助于糖尿病足在早期得到诊治。

3.坚持学习糖尿病足防治知识   这是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发生和复发的重要手段。具有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的患者,要经常参加糖尿病足相关知识讲座,这样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率、复发率和截肢率,降低医疗费用,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4.血糖控制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5.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达标非常重要,高血压、高血脂引发周围血管病变,进而出现血管狭窄或堵塞,在严重周围血管病变的基础上,一旦出现糖尿病足溃疡,不仅伤口愈合困难,同时有较大的截肢(趾)风险。

6.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应使用血小板治疗。

7.戒烟和规律适度的运动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均应该戒烟。规律适度的运动,不能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可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8.出现脚部皮肤溃疡,尽早就医  一旦发现糖尿病足部溃疡,应尽早就医。尤其出现皮肤颜色变化、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原有表浅溃疡加深、发热等,更应该积极到医院专科就诊。


其实跟吴先生有过类似的糖尿病患者不在少数,由于缺乏糖尿病足的防治知识,疏于血糖控制,早在几年前就出现双足麻木及感觉迟钝,他却迟迟不到医院专科就诊,加上没有很好保护双脚,致使双脚进了钉子,他起初却浑然不觉,直到引发了严重的感染,他才想起就诊,险些因为一个小小的钉子丢掉一只脚,经过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清创、抗感染、伤口负压等治疗后,吴先生的脚逐渐好转,打算近期出院。他出院时说:"一颗钉子,差点使我失去了一只脚,悔不该当初对糖尿病这么马虎大意”。在此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糖尿病足,一旦发生糖尿病足溃疡,要及时就医,切莫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