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在肾内科,对于蛋白质的补充是一门大学问。我在临床上,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医生,我回去吃饭要注意哪些呀?”一般这个时候,我们会告诉病人,要遵循低优质蛋白的原则。
首先,什么是优质蛋白呢?优质蛋白是指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利用率高,容易被人体吸收,且各种氨基酸比率符合人体蛋白氨基酸的比率的蛋白质。在我们平常吃的食物里面,比如大豆、牛奶、鸡蛋、肉类、水果蔬菜等食物中都是有蛋白的。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广泛的研究,从我们平常所持的食物中评价出十大优质蛋白,他们的排名依次为:鸡蛋、牛奶、鱼肉、虾类、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猪肉、大豆。
多项研究统计出来,常见的各种食物中蛋白含量如下:
另外,我们常说的低蛋白,怎么去把握这个蛋白的量呢?
250g牛奶约等于8g的蛋白质;
100g瘦肉约含20g的蛋白质;
100g的禽肉约含16-20g的蛋白;
100g海产品(鱼虾)约含15-22g的蛋白;
在肾内科,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脏病的病人是最多的,蛋白质补充不足会引起低蛋白血症、抵抗力低下及各种并发症,若补充过量,则会增加尿蛋白的量,可能进一步加重肾损伤,因此,需严格把握蛋白摄入量。临床指南推荐这类病人,蛋白的摄入量约为0.6-0.8g/kg·d,比如,一个体重为50kg的慢性肾脏病病人,这时每天蛋白需要量约为35g左右。
世界肾脏病日,助力肾健康,不仅要吃好,更要吃对,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