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门诊还是住院部查房,内分泌科生经常不惜花大量时间讲解糖尿病饮食,既怕患者吃太多,又怕患者吃不好。李大爷患病多年,自认为对糖尿病饮食控制颇有心得,他觉得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非常容易掌握,还总结了八字法则:“低就多吃,高就少吃”。每次监测发现血糖升高,下一餐就少吃点,而如果最近血糖控制还可以,就多吃点。然而,让李大爷失望的是,经过医生专业检查和系统监测,他的血糖并非十分满意。很多糖友有类似李大爷的这样做法,表面看似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了饮食,对于血糖控制有一定帮助,但长期看却并不可取。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糖尿病饮食控制的法则。
简单根据血糖高低来调节饮食并不科学
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不适当的多进食必定导致起血糖较大波动,最终引起血糖失控。在血糖较高时,通过减少每日总能量摄入的确有助于降低血糖,但如果不遵循饮食控制原则,摄入热量过低,不仅会造成慢性营养缺乏,还会导致饥饿性酮症或严重低血糖。这两种情况都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人每天吃多少?有科学计算方法!
糖尿病人每日适宜摄入的食物总量应当根据自身体重、运动量进行计算,总体原则总热量=(身高-105)×30。举例:某糖友身高160(厘米),每日适合摄入热量大约为1650千卡。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结果,还要结合其他情况进行上下浮动。如果患者体型偏瘦,日常活动较多,则每日总能量要酌情增加;如体型偏胖,日常活动较少,则总能量要酌情减少。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首要原则就是将体重控制或改善至合适范围,一般建议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4kg/m2以下。
体重指导饮食?还是饮食影响体重?都对!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太瘦太胖都是不好的。太瘦的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营养状态也不乐观,很容易合并感染等并发症。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多合并严重胰岛素抵抗,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还容易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友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进行科学的体重管理,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血糖控制、减少降糖药物剂量和种类,甚至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停用降糖药物,进入“缓解”状态,同时有助于改善血压、血脂、尿酸等诸多异常代谢指标,可谓一举多得。
体重管理的核心在饮食总热量控制。糖尿病患者可根据体重和活动量制定每日能量摄入,但评价长期热量摄入是否合理,最重要的标准是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