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青年患者来到我院询问医生:我特别容易饿,一饿就心慌手抖出冷汗,我这是低血糖吧?经过一列检查,医生告诉他(她):这是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的早期,即功能性低血糖。糖尿病的特点是血糖升高,怎么会表现为低血糖呢?
这种功能性低血糖多发生于早餐后3-5h,并且饭吃得越多,越容易出现,而午餐及晚餐后则较少出现。临床表现为心悸、心慌、出汗、面色苍白、饥饿、软弱无力、手足震颤、血压偏高等。一般无昏迷或抽搐,偶有昏厥。每次发作约15-20min,可自行缓解,病情非进行性发展。发作时血糖可以正常或低至2.8mmol/L(50mg/dl),但不会更低,能耐受72小时禁食。这主要是由于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高和(或)延迟反应,在食物吸收高峰过后血中仍有过多的胰岛素以致发生低血糖。
其特点有: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呈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曲线,空腹血糖升高或为正常高限,进食葡萄糖后最初血糖正常上升,但峰值可延迟至2-3h,胰岛素分泌明显延缓,在2-4h后胰岛素分泌较正常增多,低血糖在血糖峰值后出现;
2、部分病人有糖尿病家族史;
3、葡萄糖耐量减低者有逐渐发展为糖尿病倾向。
4、大多患者因为害怕低血糖发生,大量进食,所以体型肥胖,育龄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率增加。
治疗上应该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本质,放松心情,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减重。饮食结构宜适当提高蛋白、减少糖量,进较干的食物,避免饥饿。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非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胶等)有一定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在功能性低血糖症发作时,不宜吃含糖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或大量进食。这样虽然能迅速缓解低血糖引起的各种不适,但是有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之弊,会由此加重病情。有顾虑的患者可前往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科来诊断及调理功能性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