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又叫人工肾。利用机器从人体引出血液,使血液通过透析器,血液与透析液分别进入透析膜两侧,血液中的溶质与透析物质通过膜进行转运交换,清除血液中过多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溶质转运后,又由透析机泵的作用,使净化后的血液重新回到人的血管内。由于人体代谢废物会不断产生,因此应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4小时。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透析时机
出现严重的尿毒症症状,如瘙痒、疲倦、恶心、呕吐、厌食及体重下降。明显水肿、血压较高或因水过多所致的心力衰竭。较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特别是血钾超过6.5mmol/L伴有严重的酸中毒(PH值<7.2)在肾功能恶化的前提下出现出血倾向。尿毒症脑病或有嗜睡,周围神经病变等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非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0ml/min,糖尿病患者低于15ml/min,就应开始透析。
规律血液透析的重要性
由于透析人群多数已没有肾功能,如果停止透析,则体内肌酐、尿素氮等“毒素”会不断升高,水分增多,通常经过48~72小时,体内“毒素”就会升高到透析前的水平,重新出现尿毒症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为了保证你的生命和医疗的安全,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根据医护人员的安排定期、规律回医院透析,每周至少2次。
如何做好血液透析配合工作
1.遵照医嘱,按时接受透析,不可随意终止透析,以免加重病情;
2.造瘘肢应避免抽血、静脉注射及测量血压;
3.血透当天针口勿弄湿,保持干燥;
4.患肢平时勿提过重物品,勿穿过紧衣服,睡眠时避免把患肢手臂当枕头而造成长期压迫,增加堵塞内瘘的机会;
5.随时注意瘘管部位是否有红、肿、热、痛或麻木感,如有此情况应立即就医,此时勿热敷;
6.平时常以手触摸或以听诊器检查瘘管是否通畅,有无明显的沙沙样流水声或震颤感,若发现静止无音时,须立即就医处理;
7.针孔出血时,立即以棉花或纱布压住出血点止血,若出血不止时应速到医院就诊;
8.如果内瘘搏动弱,嘱病人血透次日多做握拳运动;
9.在腹股沟处的留置导管,患者应多卧床休息,避免过多地走动及半坐位,以防导管脱落、断裂;
10.接受长期透析治疗的病人仍应注意饮食方面的限制,而不是自由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