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防治糖尿病至关重要。随着春节临近,人们生活方式难免出现较大变化,对于糖友来说,尤其应坚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这样才能度过欢乐祥和的春节。在这里,给糖友们提出一些建议,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一:坚持打针吃药,切勿因过节遗漏
受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影响,有些糖友认为春节吃药打针不吉利,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在过节的几天擅自停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这是非常危险的。停用降糖方案可能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因此而导致住院的患者在节后时有发生。
第二: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名,过节期间人来送往络绎不绝,有些糖友可能会收到一些“保健品”。面对保健品时,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保健品毕竟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更不能偏信“保健品”功效而停用正规药物,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奉劝一些年轻人,给患有糖尿病的长辈选择保健品时,保持理性,防止陷入一些不法商贩的夸大宣传的陷阱。
第三:饮食节制仍然关键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防控的重中之重。节日期间,糖友不仅要清洁饮食,也要规律节制饮食。不洁饮食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诱发糖尿病酮症、电解质紊乱、高渗昏迷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不加机制的饮食,暴饮暴食,大荤大油、熬夜宵夜等等,一系列节假日容易出现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剧烈波动,血脂、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第四:戒烟酒
走亲访友,居家休闲,吞云吐雾,小酌几杯,这些被认为享受节日美好的常态。殊不知,吸烟有害健康,对于糖尿病患者尤甚。长期大量吸烟,严重损害血管,导致下肢血管闭塞、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等,轻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另外吸烟还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增加肺癌、消化道癌症等多种恶性肿瘤风险。考虑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奉劝吸烟者尽早戒烟。其次戒酒,酒精主要在肝脏清除代谢,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增加肝脏代谢负担,长期饮用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除此之外,还能增加其他很多疾病风险,如高血压、脑出血、消化道溃疡、胃癌、慢性酒精中毒等。
第五:作息起居规律,保持良好心情
春节七天乐,从熬夜守岁到天天应酬,导致昼夜颠倒,作息完全打乱,这样势必会导致血糖紊乱。人体固有的生物钟节律难以恢复正轨,长此以往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一些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导致糖尿病恶化。
第六:饭后运动,血糖平稳
吃家庭团圆饭,一家人坐在一起打牌搓麻将,其乐融融,对于糖友来说,切不可忘记饭后走一走、动一动。餐后不运动,进食后血糖势必爬到高峰,这种较大的血糖波动,慢性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饭后运动,增加身体各个重要脏器对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血液中葡萄糖消耗,降低血糖、血压、血脂,还能改善心肺功能,调节不良情绪。因此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提醒糖友们,节日团聚重要,健康同样重要。
第七: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不给国家添乱
坚持非必要,不外出,不扎堆,少聚集,出门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