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与妊娠的那些事
供稿: 发布时间:2020-08-23 浏览量:2721次

几天前,一位年轻女性因进行“试管婴儿”前的检查中发现血尿、蛋白尿而焦急不已,担心因为慢性肾脏病而不能怀孕。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10.8%,已成为一个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问题。在众多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育龄期妇女达17%,而尿毒症患者中育龄期妇女达到了15%。

1、能否正常受孕?

这个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随着医学的进展,即便尿毒症女性患者生下健康的孩子也有报道。但是,为了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也不是无所顾忌的对于慢性肾脏病早期、血压控制正常、尿蛋白定量<1g/24h的患者可考虑妊娠,对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建议控制尿蛋白定量<1g/24h至少6月后再妊娠。

•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

•高血压难以控制的患者;

•伴中重度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疾病的肾外疾病不适合妊娠者。

推荐慢性肾脏病女性患者在尝试受孕前3~6个月采用妊娠期安全的免疫抑制剂获得疾病的缓解,在疾病缓解前要严格避孕,避孕措施推荐含孕激素的制剂及安全的工具避孕。而对于育龄期女性,尽量避免使用对生育能力有影响的药物。

妊娠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旦决定妊娠,建议与肾脏内科及产科医生咨询,并进行怀孕前的评估,以了解是否能怀孕。如果可以妊娠,需要做好孕前准备,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状态的调整及准备、血压的管理、用药管理、饮食管理、随访管理、产后管理等。

有研究表明,随着肾功能下降,肾脏病患者生育力逐渐降低。肾脏损伤程度越重,出现妊娠事件比例越高,成功妊娠的比例越低。而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患者,胎儿宫内发育迟滞、反复流产等发生率可高达10%~25%。

 

2、妊娠是否会加速肾脏病进展?

妊娠有可能导致肾脏病的复发、肾脏相关并发症的加重、肾功能的恶化,甚至进展至尿毒症。反过来,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期间可能使母亲、胎儿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3、妊娠期肾脏病变如何治疗?

怀孕前以及妊娠期间,由于部分药物会导致胎儿畸形或发育缺陷、胎盘缺血及羊水过少等等,这些药物是需要停用的。部分药物,如甲基多巴、拉贝洛尔、长效硝苯地平等降压药是可以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羟氯喹、硫唑嘌呤和钙调蛋白抑制剂等药物也可以谨慎的使用。具体的情况就需要咨询肾脏病医生了,但请千万注意,一定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控下进行药物的调整,不能自作主张。

4、能否得到一个健康的婴儿?

由于胎儿的发育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现有医学条件下是无法保证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够产下一个健康婴儿的。但慢性肾脏病最严重阶段——尿毒症的女性患者产下健康的婴儿也有报道。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要比健康女性更为艰辛,道路更为曲折。需要得到家庭的支持,社会的关爱,肾内科医生、产科医生、生殖医学医生、营养科医生、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医生的密切协作管理才能圆慢性肾脏病患者做母亲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