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脲类降糖药物服用注意事项
供稿: 发布时间:2019-04-30 浏览量:2422次

    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疗效仅次于胰岛素,最高可将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三个月血糖平均水平的指标)降低1.5%,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该类药物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有一定的残存胰岛素功能是药物起效的前提

    胰岛素促泌剂的主要降糖机制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发挥降糖作用,一般要求胰岛功能保留3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自确诊之日,胰岛功能丧失接近一半,对于新发或病史不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此类药物是没问题的,如果病程比较长,尤其是超过十年且体型消瘦的患者,在选用之前最好检查下C肽水平,以初步评估胰岛功能。对于胰岛功能较差的患者,应用胰岛素促泌剂好比鞭打病牛,适得其反。


严格掌握服用方法及时间

    磺脲类降糖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慢,刺激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的时间约1.5小时,一般情况下餐后血糖达到高峰时间是2小时,为了使胰岛素高峰和血糖高峰同步,以达到最佳降糖效果,建议该类药物餐前0.5小时服用。

    长效药物或制剂,如格列美脲或格列齐特缓释片,每天服用一次,作用时间较长,可同时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

    由于磺脲类药物有较高的低血糖风险,除了严格掌握适应症外,还要注意从小剂量开始,餐前服用,服用后及时进餐,定期监测血糖。


以下几类人群不宜服用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磺脲类降糖药物,以下几种情况不能选用: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1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等。


严防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的不良反应

    除了降糖效果好的优点,该类药物有两个缺点:低血糖、增加体重。因此,结合生活饮食运动习惯及家庭因素,筛选合适人群尤其重要,对于低血糖风险高的患者,慎用该类药物;明显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不宜首选,如与其它类降糖药物联合,需在严格控制饮食及运动基础上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