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是指用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以后,记录的肌肉安静状态下、不同程度随意收缩状态下以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电活动的一种技术。广义的肌电图包括常规肌电图、神经传导测定、重复神经电刺激、运动单位计数、单纤维肌电图和巨肌电图等。脊髓前角细胞及其以下的病变是肌电图检查的适应症,其临床意义除了诊断和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以外,还可用于发现临床下病灶和容易被忽略的一些病变,与神经传导速度相结合,可以补充临床上的疾病定位诊断。
肌电图主要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排除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特别是对早期运动神经元病、深部肌肉萎缩、肥胖儿童的肌肉萎缩可提供诊断的客观依据,结合神经传导速度的结果,有助于对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和神经丛病变的定位,近年来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特别是卫星电位的发现是诊断多系统萎缩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指标。
什么情况下可能需要做肌电图?
如果出现肢体麻木、肌肉无力疼痛、肌肉萎缩、“肉跳感”,首先考虑肌电图检查。常用于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面神经炎、颈腰椎病变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线粒体肌病等疾病的诊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