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产科请神经内科急会诊,患者32岁,二胎宝妈,剖宫产后第3天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精神差,颅脑CT提示可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凝血功能D-二聚体升高,初步诊断考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
脑血管分动脉和静脉两大系统,通常说的“中风”是指脑动脉急性血栓或出血事件,该患者情况与之不同,其是脑静脉“堵了”,原因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一般脑血管病以中老年者多见,但脑静脉窦血栓却“偏爱”年轻人,且多见于20~35岁女性,临床相对少见,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漏诊。
与脑动脉血栓形成相比,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脑血管疾病,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20%-35%的患者原因不明。感染性病因常见如眼眶、鼻窦、面部化脓性感染、中耳炎、乳突炎或全身血行性感染;非感染性病因常见妊娠、产褥期、口服避孕药、任何类型手术后、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凝血障碍、血液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头外伤等。这些因素常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流淤滞,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多引起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并伴发大脑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头痛、癫痫发作、意识改变等症状,血栓形成后脑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还可继发动脉循环异常,造成脑缺血,严重的会导致大量脑出血危及生命。
头痛虽常见,但不一定是小事,年轻人如果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能疏忽大意,不要轻易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耽误诊断,需要警惕是否与脑静脉系统病变有关,第一时间到神经内科就诊。
女性在妊娠、围产期等特殊时期,为血栓性疾病高危人群,要适当活动,避免久坐久站,产后尽早下床活动,合理饮食,避免孕期体重过快增长、肥胖,产后不宜过度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防治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