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的石头,让68岁的婆婆从鬼门关走了一趟
孙女士照顾长期卧床的婆婆5年,三天前,婆婆出现了恶心,胃口不佳,还伴有腰疼,儿媳带着婆婆去往某医院检查,腹部CT提示双肾结石,双肾积水,尿常规提示:大量白细胞及红细胞,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婆婆心想,肾结石,多喝水,多捶打腰部,就会把石头冲下去,所以没有听从医生的劝告,就拒绝了治疗,回了家。
11月8日这天,婆婆突然感到胸闷,紧接着就意识丧失,突发昏迷,赶紧打了120送往了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到了急诊科后,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出现了心脏骤停,经过了心脏胸外按压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患者恢复了自主心跳,婆婆随即被转至ICU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抽血化验结果和心电波形,提示患者出现了严重的高钾血症,医生跟家属了解病情得知,婆婆近几日有肾结石和肾积水,尿不湿上的尿量也比之前有所减少,目前诊断为高钾血症,这次心脏骤停的原因也是因为血钾高引起的。医生告诉家属,如果不迅速将患者的血钾将至正常范围(血钾的正常范围3.5-5.5mmol/L),患者很可能会再次出现心脏骤停。家属很配合的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过了补液降钾以及血液透析治疗,婆婆的血钾恢复了正常,几天下来,婆婆恢复了意识,也慢慢脱离了呼吸机。
重症医学科杨璐瑜医生告诉大家:肾结石危害不可小看,肾结石引起肾积水,会导致尿液减少,体内的血钾排出也会减少,体内的血钾过高,轻则心律失常,重则心脏骤停。
那么,血钾在我们人体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钾离子,我们摸不见,看不着,但它是我们人体生命所需的重要矿物质之一,也是细胞内最主要的阳离子,成人每日需钾约0.4mmol/kg,即3-4g钾,主要来源于食物。摄入钾的 40%将进入细胞内, 以补充不断丢失的细胞内钾, 10%进入血液并分布于细胞外液, 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内外的钾离子会保持动态平衡,使血清钾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肾脏是排钾的主要器官,尿钾占85%,粪和汗液分别排钾10%和5%。
高钾血症引起的心率失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高血钾症状引起的心率失常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心脏正常的功能有赖于细胞内外的电解质成分保持一定的平衡,其中钾离子是心肌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细胞内外钾的浓度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所以主要是通过静息电位而影响心脏的电活动。细胞外钾和血钾浓度升高时,对于心肌电生理有以下影响:可以出现自律性的降低,还有就是出现兴奋性的影响和传导性的降低,一定要尽早的进行治疗。对于高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一定要尽快的把血钾降下来。对于血钾大于5.5毫摩尔每升的患者要积极的应用一些利尿药物来进行治疗,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应用透析治疗。对于血钾太高的患者可能会出现QT间期缩短和高间t波的发生,甚至会出现恶性心率失常,导致死亡的发生等。
血钾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清钾偏高可能由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肾排钾减少、过多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例如香蕉)或药物导致摄钾过多、代谢性酸中毒导致血钾转运异常,以及全身性疾病如溶血性贫血、大面积烧伤、横纹肌溶解癫痫休克等疾病导致的血钾升高。
那么哪些人容易的肾结石呢?容易得肾结石的人有以下几点习惯:1、平时以肉食为主,喜欢吃动物内脏,海鲜等。2、喝水量较少,喜欢和碳酸饮料、可乐等。3、不爱运动的人群,长期卧床的老人。都是容易得肾结石。婆婆肾结石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长期卧床,饮水量减少引起的。肾结石在临床是比较常见的,日常生活中肾结石日趋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办公族缺乏运动,熬夜,不吃早饭,夜宵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所以饮食不规律也容易得肾结石。
日常生活中提倡养生人群逐渐增多,这些人大多会自行补钙,适量补钙对人体的健康有好处,但是不能长期的补钙,可能会引起肾结石。
杨医生建议大家,平时多运动,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避免高油,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积极参与户外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如多进行蹦跳等。避免过度摄入含有草酸含量高的食物。积极随访复查,一般肾结石患者不需要治疗,如果结石过大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手术治疗,另外还提醒那些照顾长期卧床患者的家属,要观察患者的尿量情况,如果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要及时就医,防止高钾血症引起心脏骤停。